夜晚的啤酒街燈火闌珊,成為市民休閑會友的好去處。
當優(yōu)質(zhì)的大麥、大米、酒花與甘美的嶗山礦泉水相遇,經(jīng)過匠心的調(diào)配與屏息的等待,鮮醇爽口的金黃色液體,從青島啤酒廠流進了登州路啤酒街的酒杯里,流向了街頭巷尾的啤酒屋,流入了傍晚遛彎人的手提塑料袋里。啤酒之于青島,猶如火鍋之于重慶,拉面之于蘭州,早已成為這座城市無法取代的文化符號,隨處可見、肆意享用的親民氣質(zhì)更使得這延綿百年的啤酒文化充滿了市井味和煙火氣。
沐浴著夏夜的微風(fēng),筆者跟隨人群車流涌入市北區(qū)登州路,剛走到臺東站,氤氳的麥芽香氣便撲鼻而來。這酒香的源頭就是位于登州路56號有著113年歷史的青島啤酒廠舊址,門前那條710米長的登州路因此被打造成了啤酒餐飲林立的特色街,每逢夏至前后開街,這幕天席地的“酒會”就會吸引數(shù)十萬的市民和游客前來 “哈”啤酒。
筆者踩著新修整的馬牙石路由東向西漫步,看到霓虹閃爍中有許多游客在自拍,兩旁47家啤酒棚基本都賓客滿座:三兩同學(xué)圍坐拉呱、五六名游客慕名嘗鮮、七八位戰(zhàn)友久別相逢……每個飯桌上幾乎都能瞧見純生、原漿的“倩影”,而必備菜式更少不了辣炒蛤蜊、油燜扇貝、肉串烤蝦?!拔覀兪?/FONT>杭州人,之前做攻略知道這條街上的啤酒最純正新鮮,海味兒也足。下午參觀完了啤酒博物館,晚上就直接來這兒吃飯了。這不,我們就著碳烤多寶魚、香酥雞和烤紅蝦,已經(jīng)點了十幾扎鮮啤,吃得過癮,價格也能接受?!敝艽蟾缫恍?人正在臺北傳奇店門口的大棚處就餐,臉色微醺的他滔滔不絕地聊起了“餐后感”。
在該店的點餐處,筆者看到每類食材上都清晰標注了以克為單位的單價,在結(jié)賬處的醒目位置張貼了《守法誠信有序經(jīng)營承諾書》。據(jù)市北區(qū)特色街管委辦工作人員介紹,沿街餐館均按此執(zhí)行,并公示出物價、食藥、工商、質(zhì)監(jiān)以及稅務(wù)的監(jiān)督舉報電話,保證每位顧客都喝的舒暢、吃的放心。
繼續(xù)西行,不時能聽到兩側(cè)的酒棚里傳來陣陣喝彩聲,在啤酒博物館的Tsingtao1903旗艦酒吧里更是座無虛席、場面火熱,走近一看,原來是酒友們一邊品嘗剛釀制的原漿,一邊在LED大屏里上觀看2016年歐洲杯足球賽。啤酒,向來是足球“焦不離孟”的好兄弟,坐在一起的球迷雖然并不熟識,但在大聊賽事的推杯換盞中結(jié)下了可貴的情誼,“酒逢知己”的緣分自此開啟。
暫別看球的火熱現(xiàn)場,筆者在街心的一處零售店偶遇了幾位買散啤的外國游人,他們驚奇地看著店主扭開酒桶上方的酒把子,將泛著雪浪花般泡沫的酒液從酒嘴里晶瑩地接到了透明的啤酒袋中。老外學(xué)著其他顧客的樣子,一手拎著袋子,一手把吸管插進袋子里,使勁地嘬上一口,禁不住跺腳大呼:“Amazing!”這種獨特的喝酒方式帶給金發(fā)碧眼的老外巨大沖擊,但入口即爽的新鮮體驗也讓他們瞬間享受到了島城生動的“土著文化”。
這起源于上個世紀的“啤酒裝進塑料袋”,對于老青島來說更是一份揮之不去的味覺記憶。
其實,不單單在啤酒街,在市北區(qū)營口路、臺東六路、洮南路、人民路等街頭巷尾的啤酒屋里,到處都能看到比肩矗立的啤酒桶。建筑工人、司機、白領(lǐng)……各行各業(yè)的人都能因著散啤相遇,而喝散啤也不僅僅是男人的專利,在酒香中穿行,提著啤酒袋的大嫚也會與我們擦肩而過,構(gòu)成了一幅流淌著的市井風(fēng)情畫卷。一袋青啤,承載著這座城市最真實的美好與愜意,一年四季都浸潤在酒花的浪濤中,孰能不醉?